一個人喜愛一種事物,總不能不雜點兒功利的成分。譬如北方人之喜雨,南方人之愛雪,都不免有“物以稀為貴”之嫌。對於雪,身在南方的我又何能免俗,豔羨或驚歎自不必說;可怪的是,對於雨竟也每每情不能自已。這或許和我讀雨的方式有關。我喜歡聽雨而不是看雨。看,往往只見雨之形而不見雨之神;而聽,則眼前沒有了白亮亮的雨,沒有了迷茫的雨的天空,只有大自然的平平仄仄,和著你心靈的律動。
距離,讓雨更具穿透力;
距離,讓雨深入你情感的中樞。
淅淅瀝瀝的雨,滴落在屋瓦上,滴落在窗玻璃上,滴落在門外的青石板上……
小小的雨滴,在滴穿石頭的同時,也滴穿了漫長的歲月。
小小的雨滴,滴答於人生的四季,叫你歡喜伴你憂。
久成詩料的雨聲,可以洗耳,可以清心;聽雨,便是心靈的修煉,人生的頓悟。
「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」,是雨美,還是花美?「青燈照壁人初睡,冷雨敲窗被未溫」,是雨冷,還是心冷?「聽雨寒更徹,開門落葉深」,聽了一夜的雨,竟然是落葉聲,這是多麼美妙的誤會!這妙事妙語又是出自怎樣的
華洋坊妙人妙心!「秋陰不散霜飛晚,留得枯荷聽雨聲」,秋雨呵,你無情的外表下麵,迸跳著一顆多麼熾熱的心,你賦予了枯荷永不枯萎的美!為了跟秋雨合奏出這一曲最淒美的音樂,枯荷呵,縱然因此變得更枯更殘,也無怨無悔!
我愛聽杏花雨的芬芳絮語,
我愛聽暴風雨的激情朗誦。
聽雨,如同傾聽我自己,
如同傾聽血的
reenex 好唔好呼嘯,心的抽芽。
有雨燃燒,生命不會黯淡;
有雨敲打,心靈不會寂寥。
PR